游客
题文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这反映出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是

A.由东到西地势逐渐降低 B.由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C.由东到西气温逐渐降低 D.由东到西河流逐渐增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9,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

A.冰雪融水 1、2月 B.大气降水 7、8月
C.地下水 7、8月 D.大气降水 1、2月

图10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的是( )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图7中 D地旅游,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城市聚落多分布在图8哪类地貌类型上( )

A.A B.B C.C D.D

读图6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A.② B.③ C.④ D.⑤

图5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4,回答下列小题。

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