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⑴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⑵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⑶由表中第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⑷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J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Ω。

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实验室内所用导线很短,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但长距离输电需要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电阻则不能忽略不计.当输电线某处发生短路时,整个输电线路的电阻会发生改变.已知每米输电线的电阻是0.01Ω.

(1)请你利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为检修人员设计一个检修电路(器材和仪表任选),可以根据仪表的示数进行有关的计算,以确定输电线短路的位置,便于检修人员迅速赶往短路所在位置排除故障.
(2)计算“短路点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的表达式为:  

如图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依据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大气压是否有关”.
(2)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墨水的重力是否有关”.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位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


① 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10) (11)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12)
③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3)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4)
④ 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h满足一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15) (选填“甲”、“乙”或“丙”)。

器材:圆柱体甲高H=0.10米;
圆柱体乙高H=0.20米;
圆柱体丙高H=0.10米。
请在表三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