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 “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2)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
(4) 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国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是向哪个国家学习的?
(2)请你列出此次改革的两位代表性人物?
(3)这次的改革对该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用英国近代政治家亨利帕麦斯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40-90年代美苏两国关系的巨大变化,是最好不过的了。请回答
(1)美苏两国在二战时期的关系怎样?原因何在?
(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很快进入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状态,这一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冷战过程中,美苏直接对抗有何表现,试举例加以说明。
(4)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趋势朝什么方向发展?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是哪三个国家的首脑?他们是怎样操纵世界的?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情景?这次会议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3)图二反映的会议对三巨头操纵下形成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对此,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 “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说道: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4)“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5)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