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作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 627 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年他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唐太宗“以庸代役,减免赋税”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证农民的耕作时间 |
| B.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安定 |
| C.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 D.巩固唐朝的统治 |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在我古代,读书人“学优”而“仕”的途径是
| A.科举制度 | B.行省制度 |
| C.八股取士 | D.传承儒家学说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往 | B.中外交往 | C.国家统一 | D.经济发展 |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 B.伊犁将军的设置 |
| C.驻藏大臣的设置 | D.西域都护的设置 |
他(下图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⑤颁布“推恩令”
|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做了相应学习摘要(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大变革的时代 |
| B.统一国家的建立 |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 D.民族关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