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四 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组装地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分)
(2)材料二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的最重大意义。(1分)
(3)“信息高速公路” 更加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材料四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
(4)材料五反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哪一个国际组织的建立最能顺应这一趋势?(1分)
(5)纵观上述材料,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逐渐走向联合统一,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对此略谈你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争回忆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材料三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四 兹宜告:1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世界历史》(中图版)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说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应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一纸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协定使世界大战步伐加快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内容出自二战期间的哪一重要文献?材料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历史上又称什么集团?(2分)

材料一(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体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材料三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所以欧盟和日本被当然地称为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
——《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均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际新秩序”和“公约”分别是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3)据材料三,指出欧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的途径。欧盟的作用及地位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双十二的救国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八年抗战”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它有没有成功?理由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