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大国之间博弈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的演讲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4至1945年,美国参与、采取了哪些重要的反法西斯行动?(至少两例)
材料三:2015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期间表示,德国之所以在战后能够重新屹立于国际舞台,是因为它敢于正视自己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从而获得邻国的尊重和谅解。……日本从战争结束的那天起,就一直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一直在掩盖、修饰自己的罪恶,愚弄国民、推卸责任,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亚洲和平”的战争,把亚洲殖民化说成是“大东亚共荣”。自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通过压制舆论、挟裹国会等手段,大力推动扩军备战的“新安保法制”。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已经打算彻底放开自卫队的手脚。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在的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待日本安倍政府的行为?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1)写出一位世界近代史上你最喜欢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姓名。(各写一位,4分)
(2)结合史实谈谈科学家或者思想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读史料,启迪智慧。
材料一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惟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约在150年前,日本遭遇的巨大生存危机指的是什么?
(2)面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效果如何?
(3)阅读材料二后,你认为“日本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具体指的是什么?
(4)谈谈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A B C D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等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写图下面的字母代号,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的原因。
(3)说说两则材料中呈现的科技发明成果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18世纪末期,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了英、法、美三国选择了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材料二中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4)用比较法,找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联邦制的不同特点。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迈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在器物、制度和思想层面均产生了新的发展态势,开始了近代化的起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中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失败尝试。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同样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民主共和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器物、制度和思想层面的新发展态势分别指材料中的哪些史实?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极为艰难与曲折,其主要障碍有哪些?
(3)中国近代化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