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教材中的四副插图中,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实验、物理假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用以“冲淡”重力而使得时间容易测量采用的一种巧妙方法 |
B.图乙中小球从A斜面滑下,它要滑上B斜面的等高处,无论B斜面倾角多大,它总是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这是伽利略研究守恒量时采用的方法 |
C.利用图丙可以探究感应电流方向,图中小磁铁无论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都相同 |
D.图丁是一种延迟继电器的示意图,即使图中B线圈断开,也不会影响继电器的延迟效果 |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斜轨道的某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竖直光滑轨道的内侧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忽略一切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最低点、最高点,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
B.小球的初位置比圆轨道最低点高出2R时,小球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 |
C.小球的初位置比圆轨道最低点高出0.5R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能不脱离轨道 |
D.小球的初位置只有比圆轨道最低点高出2.5R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才能不脱离轨道 |
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启动后
A.M下滑的速度不变 |
B.M静止在传送带上 |
C.M先向下减速运动,后向上加速,最后与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 |
D.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
B.出发时B在A前3 m处 |
C.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4cm | B.6cm | C.8cm | D.10cm |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AB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