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增加 |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
C.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
D.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
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初期阶段 | B.中期阶段 |
C.后期阶段 | D.逆城市化阶段 |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b)”,完成题。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危害 | D.大气污染 |
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
C.主要用作生活燃料,使用效率低 | D.主要用作饲料,综合利用率高 |
2011年6月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要对污染海区进行大范围及时、准确监测,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船舶海监 |
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D.一直向东北走 |
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据此回答题。上海(121°E、3l°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21°W、31°N | B.121°W、31°S |
C.121°E、31°N | D.121°E、31°S |
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 )
A.地方时 | B.太阳高度 | C.季节 | D.昼长 |
经纬线与经纬度是确定地理事物位置的基本方法。回答题: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 D.欧亚两洲的分界 |
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 B.30°和60°纬线 | C.0°和60°纬线 | D.60°和30°纬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