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英国摄影师勒弗朗2010年3月向媒体公布的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扑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
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 |
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 |
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 |
与上述结论相关的地理现象有
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可知,M处裂谷()
A.由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 B.是向斜成谷 |
C.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 D.成因和汾河谷地相似 |
图示区域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雨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图是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黄土高原位置特殊表现在()
A.东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渡地带 |
B.森林带向荒漠带过渡地带 |
C.流水作用为主向风力作用为主过渡地带 |
D.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区过渡地带 |
黄土高原成因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风力堆积 |
图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山北坡 | B.天山南坡 |
C.帕米尔高原东侧 | D.盆地东部 |
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 D.是流水沉积地貌 |
图为六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六大洲共有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从图中可以看出()
A.南美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大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有关 |
B.亚州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低主要是历史上人口大量从沿海向内地迁移造成的 |
C.人口分布在大洲内最均匀的是欧洲 |
D.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最多的是大洋洲 |
图中N为北极点,纬线圈PR(68°N)和晨昏线PQ相切于P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Q点一定位()
A.赤道上 | B.南半球 |
C.北半球 | D.东半球 |
Q点的地方时可能是()
A.6时 | B.12时 | C.0时 | D.21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