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最重要的结构是( )
A.花柄 | B.花被 | C.花托 | D.花蕊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K+没有影响 |
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
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
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
B.K+与Na+进出细胞 |
C.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
D.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 |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
C.C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叶绿体 |
D.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
兔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
B.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
C.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
B.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
C.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
“-”表示无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