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国粹”。如果让你来探究其发展为“国粹”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哪一词语最能体现其精髓
| A.象征虚拟,歌舞并重 |
| B.百戏之祖,近乎完美艺术 |
| C.兼容并蓄,融会贯通 |
| D.字正腔圆,渗透文学情韵 |
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了英国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月后回到上海。回国后升起的国旗应当是()
| A.龙旗 | B.五色旗 | C.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 D.十八星旗 |
年号是皇权的象征。中国古代以皇帝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止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通电全国,废除帝王年号,改用民国纪年。以上纪年的变化体现的实质政治含义是()
| A.国名的变化 | B.历史的转折 | C.政权的更替 | D.政体的革新 |
某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
|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 D.《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
| B.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
|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
|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
有人认为,从实力上来说,孙中山与洪秀全相差很多,而偌大的大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瓦解了。请问孙中山摸对的主题是()
| A.工业化 | B.反帝爱国 | C.民主化 | D.实业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