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
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 | D.①② |
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英国上院——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1750年)对这段话的解读准确的是()
A.“新基督教”信奉“因行称义”的信条 |
B.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重要构成 |
C.“贸易保护”是克伦威尔经济政策核心 |
D.英国上院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