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A.颁布“解负令” |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 D.设立“四百人会议” |
北魏时期实行的均田制,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
A.国有土地所有制 | B.君主土地所有制 |
C.地主土地所有制 |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②农业产量的提高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
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 B.注重精耕细作 | C.曲辕犁的推广 | D.小农自给自足 |
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B.外交成就的突破 |
C.经济特区的设立 |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