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指出: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作者强调
A.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 |
B.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 |
C.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
D.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下列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成立,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宣言》,形成了“上海共识” |
B.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C.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
D.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
A.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C.两岸实现了“三通” | D.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 |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
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