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 表示无) 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5种细胞中。
|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1) 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
(3) 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图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致病基因是遗传病。
(2)I—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
(5)Ⅲ—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下列四图表示只画有两对染色体的某一个高等生物的几个细胞,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分裂时期。依图回答:
(1)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是图_____________。
(2)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_______。
(3)属有丝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_____。
(4)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图_______________。
(5)这一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_____________。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和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获得的X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 1 )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比较甲图中 ①和 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丙图中 ⑦为____________,甲图中的 ③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___,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若根毛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C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4)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