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 |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
艾滋病(AIDS)研究者发现这么一种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就是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
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B.组成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 |
C.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 |
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B.a~b段,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物群落的稳定 |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生态学家对某草原进行调查后,发现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放牧引起的草场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B.a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 |
C.为保护草原和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合理放牧量应控制在b点 |
D.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净化作用 |
B.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唯一原因是藻类减少 |
C.藻类从水中吸收有机物导致其大量繁殖 |
D.大量排放生活污水不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