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          (呼吸类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   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              的发酵条件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       ,再进一步转变为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

图1

图2图3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
(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____________,并切割DNA双链。
(6)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Ⅰ:X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 。Ⅱ:Y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
(2)Y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若让Y的F1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
①图1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期,图2中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1所示细胞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图甲图乙
(1)图甲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所需原料是________。图乙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完成此过程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2)图乙中⑥的名称是________,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GU,则在⑦上与之对应的三个碱基序列为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__链转录的(以①或②表示)。
②若该基因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变成了“—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则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终止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能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rRNA的形成,RP1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________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2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_______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______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_______自交留种即可。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株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_______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