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 | B.DNA分子杂交 |
C.染色体变异 | D.基因重组 |
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
A.激素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调节 | D.神经-体液调节 |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
B.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
C.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
D.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
A.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 |
B.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
C.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D.肝细胞中苯丙氨酸与苯丙酮酸的转化 |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