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 克/厘米3。
电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没有人能独享这份荣耀,它经历着如下的“进化史”;
1879年,托马斯 爱迪生发明碳丝灯,通电后碳丝温度高达 左右,进入白炽状态而发光,所以也称“白炽灯”。
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实验室发现用钨丝制造的灯既便宜又明亮。
1934年,欧文 米兰尔进一步改进,将灯丝烧成螺旋形,使发出的光更明亮。
20世纪30年代,人们研制出了荧光灯,利用发光气体发出的光使灯里的涂膜发亮。它比普通灯温度低并省电。
最近,人们还发明了大功率 灯,它更省电,寿命更长。
请回答:
(1)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灯的开关必须接在家庭电路的 线上。
(2)如图,灯丝烧成螺旋形的原因是 (选填“增加”或“减少” 散热。
(3)5瓦的 灯与100瓦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亮度相当。若用1只5瓦的 灯代替100瓦的白炽灯使用4万小时,请通过计算说明选择哪种灯比较经济?
注:目前电费0.53元 千瓦时,其他数据如表。
灯的种类 |
额定功率 |
使用寿命 |
市场价格 |
白炽灯 |
100瓦 |
1万小时 |
3元 只 |
灯 |
5瓦 |
4万小时 |
20元 只 |
小明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由于调制食盐水密度的操作不够精准,导致实验中鸡蛋很难悬浮在食盐水中,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分别用量筒和烧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其中图甲 烧杯中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用注射器吸取密度为0.9克 厘米 的食用油分别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团油滴,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再过一段时候后,小明观察到油滴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
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
【建立假设】假设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变小了。
假设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变大了。
【实验方案】针对“假设一”的实验:用注射器吸取图乙任一烧杯中的油滴,将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观察其浮沉状况。
针对“假设二”的实验:先测定酒精溶液密度为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它的密度为 ,比较 和 的大小。
【得出结论】油滴密度不变,酒精溶液密度变大。
请回答:
(1)根据小明所作的假设,推测小明所提出的问题是: 油滴沉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针对“假设一”的实验中,“某一溶液”是 ,
(3)小明经过思考,对“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即 。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重为 的钩码挂在 点时,人的拉力 为 ,钩码上升 时,动力作用点 上升 ,此时机械效率 为多大?
(2)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 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 仍然上升 。问:人的拉力 与第一次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比较此时的机械效率 与 的大小并用学过的知识给以推导。
如图为某些型号玩具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图,电动机铭牌上标有“ ,线圈电阻 ”字样,当开关闭合的瞬间,电动机尚未转动,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称为启动电流,为了保护电动机,启动电流不得超过 ,求:
(1)启动时,变阻箱 的阻值至少多大?
(2)当电动机启动后,再次调节变阻箱 ,使电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 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 .
(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