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析公正事件。
【事件一:新政出台】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学生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人数。小华看到报道后认为这一政策是公平的。
(1)请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事件二:应聘维权】小华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多家单位都被告知"限招男性",她将这些单位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平等就业权,小华的表姐胜诉。小华感慨道:表姐总算得到了公正对待,看来,宪法里的男女平等、劳动法中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绝不只是漂亮的口号!
(2)由小华表姐的经历看法律对社会公正的作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事件三:拍照义举】因非机动车道被私家车占用,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这辆私家车,随后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的指责,小华和网友都为这名有正义感的初中生点赞,谴责不守规则的4名成年人。
(3)为促进社会公正,这名初中生的表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4)以上三个事件对社会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归纳出两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列杰迷上了上网,一回家就打开电脑上网,学习成绩下滑了许多。为此他的父亲禁止他上网,并把家里的电脑上网线切断。马列杰对此很为恼火,并说:你不让我上网,我偏要上网,于是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到网吧上网。有一天,他到网吧上网的事被母亲发现,母子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母亲说马列杰是朽木不可雕,马列杰说母亲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马列杰为此两个月不理母亲。
(1)母亲不让马列杰上网,而马列杰偏要上网,这反映了马列杰一种怎样的心理?马列杰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2)马列杰与母亲的争执,说明马列杰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对母亲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有危害?
(3)你认为马列杰在这件事上应怎样做?

某校对初二年级同学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

序号
调查范围
调查结果



家庭生活
65%的同学主动向长辈问好,帮助做家务:37%的同学嫌父母唠叨,不耐烦甚至与父母顶嘴,争吵



学校生活
43%的同学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浓, 有极少数班干部因是自己的好朋友抄作业而不告诉老师
15%的同学平时脏话连篇

(1)以上的调查结果哪些能促进你的成长?请简要分析
(2)以上的调查结果哪些是值得你反思的?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改进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学科竞赛中,李华同学趁老师不注意进行抄袭,被老师发现,当监考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他很不服气。事后班主任找他谈话时,他认为:
●又不是正式考试,学科竞赛抄抄答案有什么关系
●监考老师是有意和我过不去。
●参加竞赛就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
●自己是初犯,老师不应该斤斤计较。
你将如何说服李华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谋求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当今时代潮流。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国家观念和全球意识,某校八年级(8)班以“珍惜和平”为主题办了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该班板报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期的板报设计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题目。
(2)当今的世界并不安宁。请你说说造成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国家间的各种矛盾?
(4)当今世界还面临哪些困扰?如何解决?

材料一:2011年3月15日上午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海盐受污染,中国将缺盐。该信息经网民转发后引发人们的恐慌,进而引发了食盐抢购风波。3月20日,杭州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散布谣言的陈某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人民币。
材料二:在食盐抢购风波中,一些不法商家和投机者乘机恶意哄抬食盐价格,每包一元多的食盐甚至卖到十元,从中谋取暴利。3月19日广东物价部门依据《价格法》对13例擅自提高食盐价格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有效打击了违法涨价的经营者,抑制了食盐价格上涨的势头。
材料三:漫画《谣“盐”止于智者》

⑴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注意些什么?
⑵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请问: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⑶谣言止于“智”者。今后遇到此类事件你准备怎么做?请提几个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