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成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线输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          ,供水范围是沿线的湖北省、河南省和河北省以及           地区工业区的部分城市。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
(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太行山以东的           平原往北。
(3)华北平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4)图中A省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在学习印度之后,开展了一次“纸上种田”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图中甲、乙两个地块种植小麦和水稻,并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活动准备:水稻喜高温、多湿、光热较好的平原,适宜的年降水量是70~1600 毫米,小麦是一种耐寒、耐早的温带长日照粮食作物,适宜的年降水量是250~800毫米。


(1)承包责任田:小麦宜种植在_地。水稻宜种植在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拟田间管理:作物在生长期间,最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这主要是________的不稳定造成的。
(3)产品销往市场:棉花也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棉花采摘后经加工就会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图中四个城市中,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_______,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
农业发展展望: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生产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请从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给印度农业发展提两条建议。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地图和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依据阶段Ⅱ成果的描述,判断该地理兴趣小组确定的研究区域是,图中D山脉是,三江源位于图中处(填字母)。
(2)该地区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下图中相应空格内,完成结构示意图。

A.江河之源 B.高寒气候 C.光照强烈 D.耐寒动物E.河谷农业

(3)在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青棵穗大粒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对于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

南水北调工程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5)生活中,好习惯可以节水。请谈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读下面的北京王亮的欧洲西部旅游日记,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1)王亮上网查阅的资料如下所示,发现其中有几处错误。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处错误在下面划线,并改正。
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这里发展中国家集中,农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工业密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3)莱茵河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请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5)比较该季节罗马与北京气候的不同点。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
材料一:“滇中调水”,计划用20年时间建成,是为了引金沙江之水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的重大水利工程。
材料二:下图为“滇中调水”线路图。线路①,从金沙江虎跳峡处引水,引水线路长478公里;线路②,从普渡河与金沙江汇合处引水,引水线路长159.4公里.

(l)云南省第一大淡水湖位于图中()(填字母)
(2)昆明位于湿润地区,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有关昆明缺水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风活动异常,降水偏少
②耕地总面积扩大,需水量增加
③河湖污染,水资源浪费
④重工业发展迅速,耗水量增加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据材料分析:云南实施“滇中调水”的目的是
(4)云南省是泥石流多发之地,当泥石流暴发时(如图),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5)为了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规划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将旅游景点进一步分散,各景点独立发展,自由竞争
B.修建大型动物园,将所有的动物集中起来展示
C.加强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D. 旅游景点内建高速公路和高级宾馆 ,便于游客出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