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管道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东达上海。该管道连接并进口中亚的天然气资源。这些天然气可将中国天然气消费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7680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大作用。
材料二 相关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新疆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如棉花、西红柿品质优良,分析其优势条件。
(3)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其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分析其原因。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同时,新疆和珠江三角洲的交通也日益改善,但新疆的交通以公路为主,而珠江三角洲更有发达的内河航运。试归纳新疆公路的布局特点并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5)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传统民居呈现出诸多不同。试从图中信息分析新疆和广东在气候方面的主要差异。
(6)试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高雄B.成都 C.上海D.北京
(2)此次地震,理论上姚安县居民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
。
(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云南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 ,其研究原理是。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波,B表示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_____态
(3)C层主要由_____组成。G层叫_______,H层叫___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和_______。
下表是2000年中国、日本、埃及三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
总人口(万)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中国 |
129500 |
1.40 |
0.64 |
日本 |
12687 |
0.94 |
0.82 |
埃及 |
6398 |
2.50 |
0.65 |
(1)三个国家在200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中国________,日本________,埃及________。
(2)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
(3)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4)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一方面受到________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从________到________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简图,分析回答: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反映的是近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________,
(2)该系统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3)甲地目前在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吹________风,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________和____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