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 (半球) 日(节气)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昼长是 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图中ED表示 线,DC表示 线。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昼夜交替 |
C.太阳东升西落 | D.一天24小时 |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与该主题思想不符合的是()
A.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
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 |
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 |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 |
读济宁市简图,完成下列各题。济宁市的降水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递减 |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C.由西向东递减 |
D.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750mm等降水量线穿过个县(市、区)
A.1 | B.2 |
C.3 | D.4 |
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①县(市、区)的是
A.太白楼 | B.宝相寺 |
C.武氏祠 | D.铁塔寺 |
下列美称中,描述图中②县(市、区)的是
A.九省通衢 | B.孟子故里 |
C.运河明珠 | D.鱼米之乡 |
③市生产的煤炭运往南京,最廉价、便利的运输线路是
A.京沪线 | B.兖石线—东海—长江 |
C.白马河—京杭运河—长江 | D.104国道 |
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
A.多火山、地震 |
B.云雾多、太阳辐射弱 |
C.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 |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
C.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
D.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
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
B.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C.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
D.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