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的这一产业在整个地区中处于高梯度,具有发展优势,反之,则没有发展优势。以此作为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下表为广西部分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产业梯度系数 |
玉林 |
梧州 |
柳州 |
贵港 |
桂林 |
来宾 |
贺州 |
第一产业 |
1.16 |
0.79 |
0.48 |
1.03 |
1.23 |
1.75 |
1.27 |
第二产业 |
0.35 |
1.26 |
2.76 |
0.43 |
1.17 |
0.92 |
1.63 |
第三产业 |
0.97 |
0.71 |
1.36 |
0.68 |
1.54 |
0.57 |
0.83 |
第一、二、三产业最具发展优势的地区分别是
A.来宾、柳州、桂林 | B.玉林、贺州、桂林 |
C.贵港、柳州、贺州 | D.来宾、梧州、玉林 |
下列产业转移、布局最合理的是
A.台湾的液晶屏生产转移到贵港 | B.梧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 |
C.玉林加大棉花种植规模化力度 | D.上海的汽车制造业转移到柳州 |
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煤炭关系不大的是
A.伯明翰 | B.休斯敦 | C.匹兹堡 | D.大同 |
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
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
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 |
该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57题。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
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内人口迁移 | D.人口流动 |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消费水平 | B.资源 | C.科技水平 | D.生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