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1)根据材料一,推测玛纳斯河上、下游流水作用的差异。
(2)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水库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魔鬼城”的形成原因。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气温曲线、降水柱状)。读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析其原因。(2分)
(2)比较甲、丁两处河段的流量差异,并简析其原因。(6分)
(3)比较甲、乙两河段的水系特证差异,并指出其影响因素。(6分)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条河流的流向为:
A河,B河。(2分)
(2)山峰C与D点之间的高差范围为m。(2分)
(3)现在甲、乙两城之间需新修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合理的选线位置。(2分)
(4)现计划在A、B两河间(图示地区)修建一条运河,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最合理的选线位置,理由为、。(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某区域以及邻国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图乙是图甲中我国两城市伊宁(海拔663米)和乌鲁木齐(海拔735米)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图甲中甲河每年从我国流出境的的水量较大,可达130亿立方米。甲河流域是我们西部一块水草肥美的地带,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夏日成片的油菜
花和向日葵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伊犁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占了新疆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五分之一多。多年来,在伊犁河流域开发了很多水电站。
(1)依据材料比较伊宁和乌鲁木齐在气温和降水上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2)依据图甲判断图中甲河为河(外流或内流),并说出判断依据。并依据材料一分析甲河出境水量较大的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该流域的人类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图,同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年均温18℃线通过图中P、Q两处中的哪一处并说明理由。(3分)
(2)分析图中台风过境时甲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原因。(5分)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据图分析原因。(3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4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出甲、乙两村所处位置上的相同点。(3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