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读下图“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第下列各题。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 | B.2010年 | C.2000年 | D.1995年 |
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图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
B.街区的疏风防寒 |
C.街区的通风散热 |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A.洪水径流量增加 |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
C.有效水量增加 | D.污染水量增加 |
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 000立方千米增加到9 000立方千米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 | B.节水农业的发展 |
C.修建水库 | D.河流流量增大 |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5m 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 |
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
C.冬季热岛强度约在 23 时附近达最小值 |
D.拉萨市白天热岛强度大于晚上 |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热岛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物的大量增加会加大白天时的热岛强度 |
B.加大城区建筑物高度能减小热岛强度 |
C.出现逆温现象能减小热岛强度 |
D.热岛强度总体与风速呈负相关 |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
地点 |
A |
B |
C |
海拔(m) |
400 |
250 |
460 |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
212 |
73 |
221 |
该区域可能属()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 B.大豆 | C.苹果 | D.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