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2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4分)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l)按此图所示,北京时间为________;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所属的时区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全球分别处在3月20日和3月21日两天,地方时已进入21日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这天,吉安市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A、B、C、D四地昼夜长短关系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读下图“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代表作用大气的三个力,其中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________表示摩擦力的是________。
(2)a、b、c三力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只改变风向的力是________。
(3)风一旦形成,马上会受到图中a、b、c三力中________的影响,使风向偏转,北半球向________偏转,南半球向________偏转。
(4)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大气运动。
读“大气垂直分层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2)B层________部冷,________部热,空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3)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填字母),现代飞机多在________(填字母)层飞行;________(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防紫外线的天然屏障,________(填字母)层中80—90km高空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纬度位置是________,A点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图中A此时点是________时
(2)B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正值________(节气)。
(3)某物体从A点向B点运动时,先是向________偏,后又向________偏,这是地球________运动的结果。
(4 )A点随着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花了________小时,叫-个________日。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经度为________;此半球为________(南、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__处;C点线速度约为A点线速度的________。
(3)图中C转到D需________小时,从E转到B需________小时。
(4)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B点在E点________方向。
(4)若图中极点是北极,地球自转方向呈________时针,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往________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