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理救援 走出情绪阴霾
2014年8月3日,云南邵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夺走了多少生命,离散了多少亲人,摧毁了多少家园,多少人在情绪的深渊里哭泣,多少人在……美丽的鲁甸,一时间被笼罩在厚厚的阴霾中。
为了对灾区人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救援,某心理咨询中心拟制作一个应急手册,邀请你共同完成:
(1)【心理评估】遭遇地震灾害的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产生哪些不良情绪?(至少2点,2分)
(2)【回顾教材】不同的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心理自助】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谈谈遇灾群众要怎么做才能走出情绪的阴霾?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也使教学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翻转课堂、慕课、可汗学院、微课等一系列的新名词接踵而来,人类的教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小微时代。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随着教师地位的直线下降,你认为教师会被时代所抛弃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汶川地震后从废墟中救出一个用母亲身躯保护幸存下来的婴儿。救援人员在孩子身上发现有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即将为儿子捐肝的母亲却得了重度脂肪肝,为治愈脂肪肝后割肝救子,211天每天暴走10公里。“只要我多走一步路,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她用脚步丈量母爱的伟大。她就是2010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殊荣的“暴走妈妈”——陈玉蓉。
(1)从这两位母亲的举动中,你有什么感悟?
(2)我们为什么要感恩于父母?
(3)对父母的感恩有时就是那么简单,一次搀扶,一声问候,甚至是远远的一个注视的眼神,也会带着爱传递给父母。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感恩父母的,请举出两例。
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进入中学后,我们发现同学们很强,竞争充满了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1)在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竞争有什么积极作用?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1)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的? (6 分)
(3) 联系实际为那些永远在线的同学提几点积极的建议。
思想品德课上,小华在讲话,同桌小刚提醒他注意听课。王老师却误认为小刚违反课堂纪律,批评了小刚,小刚感到很委屈。此时,小刚可能会有两种做法:一、与老师大吵一架;二、什么都不说,但从此以后见到王老师再不问好了,也不学王老师教的思想品德了。
(1)这两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并且简单的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