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 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1.43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2 |
|
|
-3 |
-1 |
|
-3 |
|
A.元素⑦位于第3周期ⅤA族
B.元素⑤⑥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25 ℃时,在25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醋酸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溶液中有:c(Na+)>c(CH3COO-)>c(H+)>c(OH-)
C.D点时溶液中有:c(CH3COO-)+c(CH3COOH)=2c(Na+)
D.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c(CH3COO-)>c(Na+)>c(OH-)>c(H+)
将20 mL 0.1 mol·L-1的氨水与10 mL 0.1 mol·L-1的盐酸混合,所得到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
A.c(NH4+)+c(H+)=c(OH-)+c(Cl-) |
B.c(NH4+)+c(NH3·H2O)=2c(Cl-) |
C.2c(OH-)-2c(H+)=c(NH4+)-c(NH3·H2O) |
D.c(H+)=c(NH3·H2O)+c(OH-) |
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b mo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n(A)为0.4 mol。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in,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B.图中温度T1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的正反应速率
C.该反应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时的平衡常数
D.图中T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
反应mA(s)+nB(g)pC(g) ΔH<0,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
①m+n>p 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③n>p ④x点比y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⑤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A.①②⑤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③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