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要求 |
除去一氧化碳中 少量的二氧化碳 |
清洗金属 表面油污 |
检验生石灰中 是否含有石灰石 |
区分矿泉水 和蒸馏水 |
第一方案 |
通过NaOH溶液 |
用洗洁精洗涤 |
加热 |
加肥皂水 |
第二方案 |
通过灼热的碳粉 |
用水洗涤 |
滴加醋酸 |
蒸发结晶 |
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五氧化二磷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 B.电子数不同 | C.中子数不同 |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 B.微粒间有空隙 |
C.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 D.微粒在不断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