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莫笑农家腊酒浑,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乙:①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
         ,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官赋》)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⑤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⑥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其他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雨巷》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回答问题:“太息一般的眼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_____________”的雅号。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卞之琳(1910—2000),笔名季陵,著名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兼_____________研究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_____________(与人合著,商务印书馆)、_____________等九部诗集,译有《维多利亚女王传》、_____________、《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外国文学著作十三种。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________________”格律化的主张,不赞成盲目抬高新民歌的地位。
卞之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以诗会友,把他们的所谓诗做到了自己兴致的极致。1934年郑振铎先生将这三位青年诗人的诗作邀齐,合编了一本_____________;由此,中国诗坛也便有了“_____________”的美称。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绿台布(  )  勋(  ) 马(  )
级而上 (  )梯(  )首(  )
接不暇 (  )气(  )雪(  )
辨别一下字形并组词。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
(2)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3)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4)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学常识。
(1)通讯,是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报道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________投降仪式的新闻事件。作者________当时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于日本投降仪式结束后,当即写成通讯并发出。
文章以“落日”为题,你认为有什么寓意?

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岁寒,
,天下可运与掌。
居天下之广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