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H2O→H++O2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 |
| B.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 D.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南山公园内的全部生物
③某片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绵阳仙海湖景区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③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
|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
| C.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
|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
|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
|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
|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
| C.狼、鹰、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
| D.狼和鹿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
| 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
| C.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 |
|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