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代 |
|||
黑 |
银 |
乳白 |
白化 |
||
1 |
黑×黑 |
21 |
0 |
0 |
7 |
2 |
黑×白化 |
11 |
10 |
0 |
0 |
3 |
乳白×乳白 |
0 |
0 |
32 |
11 |
4 |
银×乳白 |
0 |
23 |
11 |
12 |
A.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B.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的显性程度
C.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
D.两只白化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不发生
A.质壁分离 |
B.渗透失水 |
C.颜色加深 |
D.吸水力增大 |
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
C.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
下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 |
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快,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为实验材料
D.图乙中温度m比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
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
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
C.刺激淋巴B细胞增殖和分化 |
D.降低血糖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