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到唐代的传奇小说才出现了文学创作,此后,明清两代,小说创作进入高峰,出现了长篇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
|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鲍照拟作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炼,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
| C.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
|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尽管全书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但小说中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代表作;雨果和巴尔扎克都是法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典礼白浪如炼千姿百态五光十色 |
| B.寒喧目不暇接不可一世天网恢恢 |
| C.羡慕郑重其事流血成人曾几何时 |
| D.呜咽庄严肃穆普天同庆情不自禁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咔叽制服(kǎ)绿呢台布(ní) 笑吟吟(yín)荣誉(yù) |
| B.哔叽军服(bì)马厩(jiù) 摄影(niè)名驹(jū) |
| C.一跷一拐(qiào)翘首(qiào) 驻屯军(tún)勋绶(xūn) |
| D.天理昭彰(zhāo)厥功甚伟(jué) |
气氛(fēn)签字(qiān)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
|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
|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
|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
|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
|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
|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