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的升华所导致的。 |
B.迟子建的作品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北中国奔流的河水、苍茫的群山。 |
C.我们曾经大力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
D.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如今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医环境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大有好转。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 |
B.近一个月,全球气候五风十雨。先是“桑迪”给美洲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接着又是我国华北遭遇罕见大雪。 |
C.现在纽约的气温已经非常低,而周三和周四还会下雨。这种状况对于没有电也没有暖气的受灾居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
D.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已经受到全球热爱正义与和平的正直人士的强烈谴责。日本政府要为他们的危言危行负责。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
C.所以遣将守关者 |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不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①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③除去天下之害
④强行者有志⑤已而大鱼食之⑥人必从而害之
A.①③⑤⑥ |
B.①②④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盖:掩盖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间:离间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解:消除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着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 :发动⑥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则:效法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每小题2分)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蒋慧明
①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1947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文中提到:“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这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②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③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再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
④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俗”,当取其通俗、民俗、俚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耻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⑤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
B.雅俗共赏讲究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兼顾,内容上要生动活泼、大雅若俗,形式上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C.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给人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
D.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
B.当前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这一点需要认真反思。 |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
D.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分)
A.“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雅俗共赏”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笑声”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
B.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
C.曲艺工作者应该向侯宝林、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