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共5分)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 |
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
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
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文天祥,自号,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诗人。他在《过零丁洋》中表达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书写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殉国之志,其主旨与《过零丁洋》相同。 |
B.本诗运用了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描写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 |
C.本诗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抒情真挚自然,慷慨激昂,气贯长虹。 |
D.本诗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巧妙化用前人名句和典故,有很强的感染力。 |
颈联和尾联突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中学生偶像崇拜在性别上的差异
数量偶像性别 |
著名 人士 |
影视歌 明星 |
体育 明星 |
其他 |
总计 |
男生 |
14 |
18 |
16 |
2 |
50 |
女生 |
4 |
40 |
4 |
2 |
50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诗人在前两联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认为此诗颈联不仅“景真,尤在理足”,请结合诗歌情感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