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②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③劳远梦,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 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 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④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⑤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颔联中的“惶恐”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诗《 》,此诗中包含地名“惶恐”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
(2)首联对比极富特色,请赏析。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马铃。②杜陵:长安城南,代指作者故乡长安。
(1)“明驿墙”中的“明”字,有的版本作“照”,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2)“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灵澈上人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这首诗写出了一个什么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在描写上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①说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②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答张十一 韩愈 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1)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