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第三个(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②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
B.①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②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
C.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D.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吝啬/褪色遒劲/集腋成裘 | B.漂白/漂洗角色/角斗屏除/屏气凝神 |
C.祈祷/颀长梦魇/笑靥歆羡/万马齐喑 | D.拮据/狡黠隔阂/弹劾洗濯/擢发难数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苏东坡的词突破了传统词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以诗为词,开创了宋词的新时代,不愧为宋代文学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 |
B.作为一名真正的猛士,真正的知识分子,鲁迅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正是他那著名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
C.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好词,他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充分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日前师生们正在饶有兴致地学习这首词。 |
D.对于古代诗歌衬托手法的运用,经过诗词单元的学习,已能辨析清楚。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B.又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
C.《楚天都市报》办得很有特色,其“市民之声”多反映普通百姓的愿望,深受人们的关注。 |
D.曹操诗歌《短歌行》,(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一首)表达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见过他的音容笑貌。 |
B.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却主张请缨,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
C.深秋的颐和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色,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潭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樊笼嗟叹殒身不恤青溟浩荡 |
B.萋切浣女良辰美景仓皇北顾 |
C.迁谪树颠轻拢慢捻春意阑珊 |
D.罪孽磐石迫不及待萧萧暮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