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这样一个在北海骇浪中颠簸漂浮的小小岛国,却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此时的世界地图似乎为它悄悄重新画过,它从地理的边缘变成了世界的中心。

(1)结合图文材料,指出处于“世界中心”位置的是哪个国家?(2分)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国家如何“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4分)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生产领域一些列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材料四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年—1900年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3)材料三中所说的“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 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2分)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 “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2分)
(5)以上两次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的刊行
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
1878年李鸿章成立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挑战了哪一传统观念?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分析上述大事年表中,1840年、1895年、1900年所反映的事件,据此概括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
请回答:
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後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请问: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