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下面请阅读下列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其中哪场运动并没有实现调动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材料三这场运动是“左”的错误的产物,这种错误在当时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材料三中的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抗战胜利前夕,为了讨论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
(4)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一个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战役?
阅读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中“卫鞅”是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请写出他的变法主张。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
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2)该作者与什么节日有关?他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被称为什么?
阅读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请回答:
(1)这句史料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的实施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图一是1918年底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十月革命后该刊物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由于图中字迹模糊不清,请你跨越时空,在《每周评论》中“山东问题”专栏里撰写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及决议的小短文。
(2)图二 历史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谁?
(3)图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说明图一、图二与图三事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