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 C.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 D.北平和平解放 |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 | B.国共合作的道路 |
|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统一战线的道路 |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
| 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
| 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 |
| D.统一战线的道路 |
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常用“饮鸠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鸠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