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外交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②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③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④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
|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 A.经济的现代化 | B.器物的现代化 |
| C.制度的现代化 | D.精神的现代化 |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 )
①政治制度方面 ②文化教育方面
③工业建设方面 ④社会生活方面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洋务运动的实践看,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 )
| A.军事技术 | B.机器生产 |
| C.科技教育 | D.议会制度 |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这里的“变政”是指( )
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右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 )
| A.民主与科学 |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 D.“师夷长技以制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