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
|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的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两弹”是指( )
| A.原子弹、氢弹 | B.原子弹、导弹 | C.氢弹、导弹 | D.导弹、核弹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
|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确立三省六部制 | B.建立法律体系 | C.废分封,置郡县 | D.实行科举制 |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学子激扬焚倿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南昌起义 | D.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