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两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下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右侧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制定“实业计划”③进行国共合作④发动北伐战争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 B.《民法大全》 |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 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
| 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
| 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
| 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 |
1946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
| B.电文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 |
| 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
|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
|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
|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
|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