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是
①靠近港澳,华侨多 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③资源比较丰富 ④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时期 |
先秦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
| 人才数 |
3 |
55 |
34(隋3,唐19,五代12) |
186 |
536 |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写了一首长诗,节选如下:“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该诗的创作风格和可能批判的对象是
| A.浪漫主义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 | B.现实主义军国主义势力的崛起 |
| C.现实主义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 D.浪漫主义君主专制统治的腐败 |
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可见,该学者认为
| A.五大力量中心中,美国仍居优势 |
|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
| 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
|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
“涓滴经济学”,常用来形容里根(1981~1989年任美国总统)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 |
| C.减少国家福利的投资 | 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有名的“特里芬难题”,它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据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不利于“二战”后各国发展国际贸易 |
| B.国际储备资产美元的供应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
| C.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不足 |
| D.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