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 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 后来清政府却要求 “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 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D.自然经济并末受到冲击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