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 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 后来清政府却要求 “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 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
2014年3月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访问北京一所中学时尝试了一把中国书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书写了“厚德载物”四个字,随后将其赠送给美国客人。……米歇尔练习书写了汉字“永”(见右图)。上述材料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有
①中国书法以汉字文义为内容,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②“德”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能匡正社会秩序
③新闻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均成型于春秋时期
④儒家思想与书法艺术均可包含在中国古代文化之中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国家”在英语词汇中有三个单词能代表,但所指具体含义却不同,这分别是“country”(故土,祖国之意)、nation(民族国家之意)、state(政治性国家体制,政府、联邦、州)。而中国只需“国家”一词即能清楚表达,这一高度浓缩而清晰的表达最早源于
A.西周的宗法制 | B.宋代的理学思想 |
C.明清的反专制思想 | D.近代救亡的民族理念 |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下中农》的重要文件,此后“贫下中农”一词在各新闻媒体频繁出现。该词在中国大地上使用达到顶峰应是在
A.1955~1957年 | B.1956~1966年 |
C.1966~1976年 | D.1976~1978年 |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法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
A.制定经济计划规划其发展方向 | B.以激励措施引导经济发展 |
C.实行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模式 | 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右面是一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宣传海报——“女子铆钉工”,代表二战期间600万进入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女性。美国开始接受女性穿裤子也被归功于她们。该海报可用于研究
①战历史②社会习俗的变迁
③女权运动 ④武器制造技术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