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影响,某学生的实验设计如下:①制备30%新鲜猪肝研磨液;②设置实验组如下(图1):横向为梯度pH值,纵向为不同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③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且足量H2O2溶液,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④设计实验记录表如下(图2);⑤以加入猪肝研磨液后同等时间内测得的H2O2减少量为实验结果作记录。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发现酶的最适pH值 |
B.无论pH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酶量影响反应速率 |
C.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记录表中作出的曲线图形都近似抛物线 |
D.此实验有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温度、H2O2浓度等是无关变量 |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高等生物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9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
B.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细胞器1 |
C.结构2不具有膜结构,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
D.结构4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关 |
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
A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3%过氧化氢溶液 |
过氧化氢酶溶液 |
B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蒸馏水 |
C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
玻璃纸 |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D |
还原性糖的鉴定 |
柑橘组织样液 |
斐林试剂 |
下列关于目前自然条件下的生命物质、细胞和生物体产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蛋白质必须有其他蛋白质的参与才能合成 |
B.新的DNA只能通过自我复制而产生 |
C.新的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才能产生 |
D.新的生物个体只能通过生殖才能产生 |
葡萄糖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假设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之前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这种结合的速率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快慢。右图中a、b、c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细胞其葡萄糖的吸收曲线。那么,在葡萄糖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三种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快慢的程度是()
A.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 |
B.乙细胞的吸收最快,丙细胞次之 |
C.丙细胞的吸收最快,甲细胞次之 |
D.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相似 |
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
B.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
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
D.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