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6-1-2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图(a)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b)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在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   )

A.解离 染色 漂洗 制片 B.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C.染色 解离 漂洗 制片 D.漂洗 解离 染色 制片

(2)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在10℃下解离 5min,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结果在观察时,发现根尖细胞没有较好地分散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图6-1-2中表示分生区细胞的是            ,其特点是                            
(4)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图(a)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5)图(b)中            细胞处于图(a)中的BC段,         细胞处于图(a)中的DE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 . (16分)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雎花序。已知玉米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己知玉米的高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I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 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 高杆植株存活率是2/3;其它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I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不论顺序)
II. (4分)两个细胞融合后,可使不同来源的细胞核的功能在同一细胞中表达,这种细胞称为异核细胞。若异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可产生杂种细胞。下图为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示意图。图中形成的杂种细胞由于不明原因会随机丢失人染色体,每种杂种细胞中仅含一条或少数几条人染色体,这对妍究人染色体上基因定位十分有用。

(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除图示方法外,常用诱导因素还有_______等。在异核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所需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己知正常人体中含有一种由单基因控制合成的人尿苷单磷酸激酶,为确定编码该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请利用以上提供的信息,简述科学家可能的判断思路。______________。
(提示:人尿苷单磷酸激酶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

(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m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 (k1 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1)材料用具:干酵母、注射器(50mL)、烧杯、滴管、试管、橡皮胶管(带弹簧夹)、锥形瓶、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10%NaOH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蒸馏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取5g干酵母加入装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350C水浴保温1h,使之活化。取1OmL活化酵母溶液加入到装有90mL质量分数10%葡萄糖溶液的烧杯中,制成酵母菌培养液。
②用注射器反复抽取装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的空气后,夹上弹簧夹备用,如图1。

③用注射器吸取25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为A组,如图2。______ _,夹上弹簧夹,编为B组。

④将A、B两组装置置于350C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两只注射器活塞芯杆的移动情况来判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的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⑤从A、B两组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______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再分别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
(3)实验结果:
①甲不变色,A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乙变灰绿色,B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⑷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④中为何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_______。
(5)实验结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6)思考和交流:
①由于较高浓度的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而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所以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两种呼吸方式CO2产生量的多少。为探究有氧呼吸的CO2产生是否多于无氧呼吸,在不改变实验流程的前提下可行的措施有:减少注射器内培养液的体积、_______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体积、减少接种的酵母菌的数量等。
②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_______和_______分离,补充____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I. (13分)人类Y染色体虽有强烈的男性化作用, 但其作用不是绝对的。有些XY型个体体内有睾丸,但其体型与外生殖器的表现型却为女性,称为“睾丸女性化”。 通过研究发现“睾丸女性化”是X染色体上某一基因突变 引起的遗传病(等位基因用T、t表示)。下图为“睾丸女性化”患者的一个家系,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系谱图中______个体的表现型可判断“睾丸女性化”为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2) I1和II1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理论上I1和I2所生子女的性别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_o
(3) 若IV1与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子女中出现“睾丸女性化”患者的概率为______。
(4) 研究表明T基因编码睾丸酮受体蛋白,t基因无此项编码功能,睾丸酮决定男性第二性征的 出现,试从分子水平解释“睾丸女性化”的病因______
(5)“睾丸女性化”遗传病的研究表明人类第二性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与______有关。
II. O分)为了研究高血压的患病机理,某科研机构将通过逆转录方法获得的高血压相关基因 转移到大鼠体内,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用同一种______处理高血压相关基因和质粒,以获得相同的______。质粒作为运载体,其基因结构中高血压相关基因的首端必须有______;质粒还必须具有______,以检测重组质粒是否导人了受体细胞;图示过程中,高血压相关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将受精卵发育成的早期胚胎通过______技术转移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孕育成转基因大鼠,此前需要用激素对代孕母体进行______处理。
(3)检测髙血压相关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有分子水平的检测和个体水平的检测,分子水平的检 测方法是______,个体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_____。

I .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炎热环境中人体汗液分泌增多的生理作用是______,这对于机体维持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 图中B所示部位的结构名称是______;温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______的形式经过A、B、C传给汗腺并引起其分泌汗液,在此过程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人处于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会兴奋,再经A→B→C→汗腺,这时汗腺分泌的汗液量会______,同时B某部位的细胞分泌的______激素通过______运输至垂体,致使垂体分泌______,最终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而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始终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原因是机体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II. (9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到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 下表为薇甘菊人侵后,以其人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表格所示的为这三类样 区的分布情况及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 统计结果。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人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影响不大,而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影响较大。
(2) 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在上述调查年份中,入侵区薇甘菊的数量增长呈现______。入侵区薇甘菊的覆盖度大于90%,人侵的结果是使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______,致使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从本土植物区变成薇甘菊入侵区说明群落发生了______。
(3)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