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
| 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 |
| 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 |
| 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 |
| 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 |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下列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
| B.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
| C.凯恩斯主义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 |
| D.直到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 |
凯恩斯指出:“原来准备削减失业津贴百分之十,但结果失业者在量上的增进将超过这个百分数”,而“举债支出虽然浪费,结果倒可以使社会致富”。凯恩斯这番话说明要走出经济危机,必须()
| A.采取赤字财政政策 | B.削减失业津贴 |
| C.增加就业 | D.减少财政支出 |
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革命在致命经济危机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挽救了资本主义。可见,凯恩斯革命()
| A.找到了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灵丹妙药 |
| B.缓和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 C.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内在原因 |
| D.使资本主义世界彻底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
下列有关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②该书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③该书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
④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