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后,“丝路”沿途欧亚国家将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新蓝图,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中国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人文资源开发、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2)“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请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
材料一: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参加北京APEC的各国领导人身穿“新中装”礼服集体亮相时,令人眼前一亮。“新中装”是设计团队对服饰文化积极探索的成果,它提取了传统文化中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元素,并与当今的审美需求、流行时尚相衔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知识,简述“新中装”的成功探索对国内服饰文化发展的启示。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生态、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时事社团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信息一:经济新常态
表1: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年份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增长率 |
10.09 |
11.31 |
12.68 |
14.16 |
9063 |
9.21 |
10.45 |
9.30 |
7.70 |
7.70 |
7.40 |
表2: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信息二:发展新动力 法治新思维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信息三:农民新生活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平台,安徽将农民文化乐园定位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
(1)请你根据信息一中的表l、表2概括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特点。
(2)结合信息二信息,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安徽省代表团讨论说:’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政府是诚信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政府的以身作则、率先触犯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者社会诚信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诚信安徽,应以政府诚信引导社会诚信建设与个人诚信自觉。让公众感受到政府诚信的力度,才能在江淮大地形成风正气正、诚实守信的良好局面”。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不是一向长期的系统工程。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倡导德法并举,刚柔相济,把道德教化与依法制裁作为有效手段;把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会给予推进诚信建设各方面面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力求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上见成效。
(1)“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请结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安徽省建设诚信政府有何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回应社会对诚信建设的共同期盼。
(2)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推进诚信制度化的举措中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材料一:年会围绕“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主题设置了宏观经济、区域合作等六大领域议题,177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代表将在4天内开展77场正式讨论。与会嘉宾和代表普遍希望借助论坛平台,加强亚洲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亚洲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共赢。
材料二:备受关注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无疑将成为此次论坛年会的焦点和重点。3月31日是各国申请成为创始会员国加入亚投行的最后期限,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西方大国已经纷纷表态加入,日本也开始松口,博鳌论坛势必会为这个热度再加一把火。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博鳌论坛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对于少数人的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现象,“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 反腐倡廉历程中,重视思想教育是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始终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就中西方的反腐经验来看,西方很多制度设计是假设人性恶,使制度设计走向法治化,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中国则强调人性善,认为“大多数人是好的”,更希望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从内在达到抑制腐败的目的。思考制度到底是基于人性善的盲目信任,还是人性坏的假设,对于反腐败有积极意义的。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如何看待东西方的人性理论在反腐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教育预防腐败。